2025-04-01 22:07:32来源:山东省地矿局第二水文队点击:704 次
近日,山东省地矿局第二水文队探索实施的“取热不取水”示范工程圆满完成供暖任务,成功实现1.2万平方米清洁供暖,项目通过“单井闭式循环取热技术+超长重力热管循环取热技术”双重创新,为地热能高效开发与废弃井改造利用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
政策驱动破解技术瓶颈
作为地热资源大省,山东省现存废弃地热井、油田油井逾千口,其地热能开发面临技术空白与政策瓶颈。第二水文队积极响应省政府《关于加快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实施意见》,针对国内外废弃井改造难题,开展“井下无干扰换热、取热不取水”技术攻关。通过改造既有中深层地热井,成功突破井下高效换热、低能耗运行等关键技术,项目采用“两种不同换热技术+热泵提温+太阳能发电自用”供热模式,实现冬季供暖绿色零碳运行,为清洁能源替代注入新动能。
技术创新发挥示范作用
2023年10月,第二水文队启动全省首个“取热不取水”试验项目,通过井下密闭换热装置与热泵机组协同运行,首年即实现延米换热功率104.05W、综合能效比4.07,运行成本显著低于传统燃煤供暖。2024年12月,续作工程引入梯度换热系统,通过工质相变和重力作用传输热量,无需外部泵驱动力,使单井供热量再提升15%,为地热开发树立了“零排放、可持续”技术标杆。建成了120平方米科普展厅,动态展示技术成果,监测系统实时展示供暖状态,该示范项目先后入选山东省地热能开发利用示范工程项目名单、山东省地热能试点工程项目(第一批)名单、2024年德州市争创“科创中国”试点城市项目,自2023年以来累计接待省内外考察团组百余个,为行业技术交流和公众科普提供了重要窗口。
效益显著引领绿色转型
经对比分析,该技术在经济性、环保性上优势突出,其运行成本低于燃煤与空气源热泵,且无碳排放、地下水污染风险。相比传统能源供热方式,该示范工程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12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86吨,为全省数千口废弃井改造提供技术范本。构建了“井下换热+地面提效+智能调控”的技术体系,项目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山东省在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开发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为“双碳”目标达成注入强劲动力,也为北方清洁供暖与能源结构转型提供了山东地矿方案。
第二水文队党委书记、队长赵新村表示:“此次技术突破不仅验证了‘取热不取水’模式的可行性,更为全省数千口废弃井改造提供了实践范本。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成果转化,推动技术标准化、产业化,为山东打造全国地热能开发利用新高地贡献二水力量。”
凡来源注明中国城市节能网的内容为中国城市节能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