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7 14:39:09来源:国家能源局点击:682 次
8月26日,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副局长万劲松及相关司负责人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就。“十四五”以来,面对复杂变化的国际国内能源形势,我们端牢能源饭碗,走出了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之路,为世界能源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指出,我国能源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能源综合生产能力和非化石能源占比等主要指标将如期完成,14亿多人的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绿色低碳发展举世瞩目,我国成为世界能源转型的重要推动者。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介绍,我国可再生能源投资已经成为电源投资的绝对主力,2024年可再生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占电源投资比重超过80%。
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主要介绍了4方面情况:
第一,“十四五”是能源供应更足、韧性更强的五年。
“十四五”前四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量已达到“十三五”五年增量的1.5倍,预计五年新增用电量将超过欧盟的年度用电量。我们加快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有效满足了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2024年全国发电量超10万亿千瓦时,占全球1/3,能源生产总量折合约50亿吨标准煤,占比超全球1/5,保障了能源供应“量足价稳”。
这五年,能源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连通海外的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有力带动了中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发展优势,也为经济大省挑大梁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东部地区用能中,有40%来自“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煤南运”等“能源大动脉”。我们加强民生用电用油用气供应,着力打通难点堵点,居民用能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十四五”期间,我们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每5辆车就有2个充电桩,老百姓充电更省心。我们积极应对极端自然灾害,最快速度恢复能源供应,守住了民生用能“生命线”。
第二,“十四五”是绿色低碳转型最快的五年。
我们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风电光伏每年新增装机先后突破1亿、2亿、3亿千瓦关口,实现台阶式跃升发展,发展速度和力度前所未有。
能源消费“逐绿前行”,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就有1度绿电。全国能源消费中,非化石能源占比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预计将超额完成“十四五”确定的20%目标,煤炭占比每年减少1个百分点,这“一增一减”大大提升了经济发展的“含绿量”。
我国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十四五”期间累计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为全球低碳转型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三,“十四五”是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的五年。
新能源等技术装备领跑全球,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4成以上,光伏转换效率、海上风电单机容量等不断刷新世界纪录,短短几年,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白鹤滩水电站、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国和一号”、第四代高温气冷堆等多个“全球最大”“全球首座”工程建成投运,油气开发突破深地“万米大关”、挺进“千米深海”,这些“大国重器”彰显了我国科技创新的硬核实力。
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等发展进入快车道,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加快推进,能源产业与工业、交通等领域加速融合,新领域新赛道持续涌现,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源泉。
第四,“十四五”是能源改革持续深化、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的五年。
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重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按下“加速键”,煤电、新能源全面入市,全部工商业用户进入市场,油气“全国一张网”初步建成,能源法颁布实施,能源宏观调控和行业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
市场活力加快释放,电力市场注册经营主体已达97万家、是2020年的5倍。出台促进能源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措施,绝大多数的光伏设备制造企业和60%以上的风电整机制造企业都是民营企业,有的核电项目民营企业参股比例达到了20%,可以说,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推动能源转型变革的重要力量。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投资增长势头强劲,能源投资呈现出“增速快、结构优、活力强”三个特点。
首先是增速快,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拉动作用大。能源产业规模大、链条长、带动效应强,我国已经建成全球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能源体系。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工业投资呈现阶梯式增长,年度投资额接连突破4万亿、5万亿、6万亿大关,累计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接近10%。
其次是结构优,对新质生产力发展支撑作用大。可再生能源投资已经成为电源投资的绝对主力,2024年可再生能源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占电源投资比重超过80%。
能源新业态投资持续向好,2024年新型储能、充换电基础设施、氢能、源网荷储一体化等重点项目投资完成额接近2000亿元。
第三是活力强,对民营经济做大做强的带动作用大。电力设施建设领域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5%、年均增长超过15%,规模以上的充电运营服务商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
今年上半年有10家民营企业参股了5个核电项目,持股比例都达到10%以上,最高的达到20%。
此外,万劲松还表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9500万千瓦,5年增长了将近30倍,相当于给新型电力系统配上了“巨型充电宝”。
2024年,我国氢能生产消费规模超过360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其中可再生能源制氢的产能超过全球的一半。
同时,人工智能也在深度赋能能源领域,成为能源技术革命的“新引擎”,在新能源发电、电网巡检作业、油气新资源发现等领域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展现出了巨大潜力。
王宏志表示,“十四五”以来,面对复杂变化的国际国内能源形势,我们端牢能源饭碗,走出了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之路,为世界能源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下一步,将全力推动“十五五”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加快建设能源强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能源支撑。
凡来源注明中国城市节能网的内容为中国城市节能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