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分享
|
登录
注册
首页
协会动态
通知公告
协会资讯
会员风采
展会服务
培训活动
协会服务
评价认证
融资服务
标准编制
碳汇服务
政策法规
部委政策
政策解读
地方政策
国家政策
标准规范
主题活动
西部论坛
零碳城市大会
高峰论坛
年度峰会
沙龙交流
零碳城市
零碳城市
零碳建筑
零碳社区
零碳园区
零碳乡村
城市更新
优品案例库
节能领域
环保领域
清洁能源
固废治理
资源利用
知识库
气候投融资
零碳城市
碳汇交易
光储直柔
清洁能源
专家智库
院士专家
战略专家
伙伴单位
企业总工
项目资源
科技资源
投融资源
渠道资源
视频播报
视频新闻
协会视频
会员视频
关于我们
协会简介
专委会简介
组织架构
加入协会
会员建议
联系我们
人才招聘
您的位置:
中国城市节能网
要闻快讯
新闻资讯
正文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首部能源法来了
2024-11-12 21:58:55
来源: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点击:1218 次
确立能源领域一系列共性、基础性法律制度——
中国首部能源法来了
11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由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业内人士认为,能源法的出台为中国能源领域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将有效促进我国新能源发展,为能源科技进步提供支持,推进高标准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进而为中国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填补能源领域立法空白
据了解,能源法出台前,中国已经制定电力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等能源领域的单行法。不过,这些法律颁行时间相对较早,对标新时代能源发展的需求,仍需一部基础性法律为我国能源发展提供指引。能源法的出台,有效填补了能源领域的立法空白。
“在中国能源发展历史中,将国家的能源战略在法律中明确规定,作为开展能源工作应当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这是第一次,为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确保能源行业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副主任马正平说。
记者梳理发现,能源法共九章八十条,包括总则、能源规划、能源开发利用、能源市场体系、能源储备和应急、能源科技创新、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该法对能源规划作出规定,明确了全国、全国分领域、区域间和省(区、市)的能源规划要求。这为国家与地方、行业与企业等多方面、多层次需求提供了相应制度支撑。
国家能源局法制和体制改革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能源法是一部基础性、统领性的法律,确立了能源领域一系列共性、基础性法律制度,对中国能源发展具有基础性法律支撑作用。这是能源法律制度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将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供重要法治保障。
强化可再生能源优先
能源如何开发利用?能源法明确,国家支持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合理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推进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化石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根据能源法,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并组织实施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最低比重目标。国家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同时,有关部门对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最低比重目标以及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考核。
从可再生能源类别看,能源法提出,国家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严格控制开发建设小型水电站。推进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加快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支持分布式风电和光伏发电就近开发利用,合理有序开发海上风电,积极发展光热发电。鼓励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质能,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发电、生物质能清洁供暖和生物液体燃料、生物天然气。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对于能源开发的排序,能源法明确规定可再生能源优先于传统化石能源,提出‘优先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推进非化石能源安全可靠有序替代化石能源’等,这表明在能源法中,新能源的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将有效促进新能源的发展。”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能源经济与金融研究所所长郭海涛说。
鼓励能源科技创新
日前发布的《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指出,随着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快速推进,“技术就是资源”的趋势愈加明显。科技创新是加快能源转型、发展能源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中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巩固延伸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未来产业,推进能源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不断提升能源含“新”量。
聚焦能源领域技术创新,能源法设立专章“能源科技创新”,明确国家制定鼓励和支持能源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推动建立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引领、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鼓励和支持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核能安全利用、氢能开发利用以及储能、节约能源等领域基础性、关键性和前沿性重大技术、装备及相关新材料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发展。
“科技创新是提高能源供应能力、提升能源绿色消费水平、建设能源强国的关键。”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高虎认为,能源法规定了能源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驱动机制、重点支持技术方向、重大工程示范及科技专业人才培养等管理制度,确立了能源开发利用重点支持方向及与数字技术融合的发展模式,明确国家支持先进信息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推动能源生产、供应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和多种能源协同转换与集成互补。这些举措将有力推动能源科技创新,进而为中国能源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廖睿灵)
特别声明:中国城市节能网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中国城市节能网的内容为中国城市节能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阅读下一篇
新一轮财政资金奖补政策接续推出 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碳市场要成为中国应...
2025年度首批北京市生态环境科技项目拟立项...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公布2024年度北京市低...
推动新能源供热多场景应用!我国供热产业政...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稳就业稳经...
佛山聚阳新能源数字化工厂大楼封顶:以数字...
工信部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节能监察工...
工信部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节能降碳诊...
工信部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工业互联网一体化...
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关工...
科创平台│关于组织申报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
我国虚拟电厂发展提速 千亿蓝海为民营经济打...
关于发布《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和结算规则》...
关于开展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
关于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重庆:一般工商业自用≥30%或40%,黄区自...
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通知,事关城镇住宅工程...
《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发展的指导意见》政...
国家数据局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北京五环一带最后一块产业发展区,方案定了...
4月23-24日再聚雄安!第三届零碳城市与零碳...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做好2025年...
关于印发《国家能源局主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推动热泵行...
关注!这18项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国家标准今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价格...
太阳能供暖(制冷)案例——天普新能源科技...
《住宅项目规范》全文发布!对电梯、隔声等...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再升级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