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分享  |  登录  注册
您的位置:中国城市节能网要闻快讯新闻资讯正文

北京市高水平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实现环境效益、气候效益、经济效益多赢

2024-12-25 20:21:03来源: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点击:1009 次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减污”是指减少污染物排放,“降碳”是指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是指在实施环境污染防治或降碳措施的过程中,实现碳污的共同减排;“增效”是指实现环境效益、气候效益、经济效益多赢。

近年来,北京市大力实施能源低碳化、产业绿色化、交通清洁化等根本性、源头性解决方案,走稳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技术路线,实现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双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打好组合拳,

“六大协同”全面推进


2022年,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实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落实新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有关要求,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出系统部署。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北京市深挖减污降碳协同潜力,2023年9月出台了《北京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围绕目标、领域、任务、区域、政策、监管六大方面部署协同重点任务,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目标和任务协同。将降碳、减污等目标任务纳入五年规划,每年印发攻坚战行动计划,同步部署蓝天、碧水、净土、应对气候变化、生态保护五大行动,同步明确环境质量、污染物工程减排、碳排放控制目标等,一体部署、一体调度、一体推进,年年有任务,事事有抓手。

领域和区域协同。从本市来看,北京市紧盯碳污源头,聚焦能源、产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协同治理。例如,在能源领域,通过加快发展光伏、地热等本地可再生能源,大幅提升外调绿电规模,进一步减少化石能源消费,2023年与2019年相比降碳600余万吨,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3万余吨。在交通领域,综合施策,一手抓老旧车淘汰、一手抓新能源车(机械)推广,新能源及国五以上机动车占比超过70%,汽柴油消费量由2019年的660万吨降至2023年的530万吨,实现降碳300余万吨、氮氧化物(NOx)、挥发性有机物(VOCs)分别减排2万和1万吨左右。从区域来看,深化区域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合作、强化产业与交通领域协同发展,持续加强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减污降碳协同不断走深走实。

政策和监管协同。强化政策支持,构建多环节、全方位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进体系。源头管控方面,发布配套地方标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 碳排放》(DB11/T 2308-2024);试行将碳排放核算评价纳入环评,累计推动90余个建设项目开展碳污核算。过程提升方面,修订《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技术通则》等标准指南,预审核阶段增加碳排放核算分析要求;修订《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汽车整车制造业》等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级标准,将温室气体排放纳入评级指标。政策激励方面,创新制定《北京市企业和项目绿色绩效评价指南(试行)》,依据碳污排放情况、资源环境效率和绿色经营等内容,开展企业和项目绿色绩效评价工作,根据评级结果给予支持。



探索协同路径,

“4+N”试点建设各具特色


减污降碳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综合部署、一体推进,也需要以点带面、创新示范。北京市扎实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建立“4+N”试点建设体系,围绕机制、路径、技术等开展协同创新实践。

2024年1月,朝阳区、大兴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分别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城市试点和园区试点,开启了为期三年的建设周期。四个试点各具特色:朝阳区坚持环境要素协同、强化领域协同、创新政策协同,着力打造超大城市中心城区减污降碳新范本。大兴区构建“1+3+N”创新模式,探索超大城市综合服务型城区减污降碳新路径。经济技术开发区打好政策协同、服务优化、龙头示范“组合拳”,探索产城融合工业园区减污降碳新模式。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不断提高园区城市废弃物环境治理综合效能,稳步推进城市废弃物园区化协同处理,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园减污降碳新范式。

北京市还着眼超大城市生产生活运行保障需求,顺应大规模集中建设到高标准城市更新的转变,拓展城市、园区试点至行业、企业示范,培育了N个减污降碳“试验田”。污水处理领域,综合应用厌氧氨氧化、沼气热电联产、分布式光伏发电、水源热泵等技术,生产高品质再生水的同时有效降碳、降本,污水处理厂也是能源工厂。固体废物处理领域,减污降碳成为“无废城市”建设催化剂,也是垃圾“变废为宝”金钥匙。供热领域,集成减污降碳工具箱,氢能驱动空气源热泵、烟气全热回收、余热深度回收等示范亮点频出,绿色供热体系不断推进。城市更新领域,北京大红门服装商贸城华丽变身丰台区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改造升级原有基础设施,构建“水源热泵+地源热泵+冰蓄冷+能源塔热泵”的冷热源供能系统,显著减少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

市民也是减污降碳的主角,通过践行绿色出行、绿色消费、垃圾分类、节能节水等绿色生活方式,推动减污降碳,改善生态环境质量。2024年6月,京津冀三地联合制定发布了《碳普惠项目减排量核算技术规范 低碳出行》,这也是首个区域性低碳出行碳普惠领域减排量核算技术文件,鼓励全社会自愿主动参与到减污降碳行动中。



环境、气候、经济“三本账”,

账账有收益


北京市立足实际,率先走出了一条适应发展阶段、符合发展特征、具有示范推广价值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之路。这也体现在具体数据上,十余年来,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下降60%以上,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年均浓度分别下降50%、40%、80%以上。与之同步,在GDP增长了110%的同时,万元GDP能耗下降近50%,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超50%,实现了环境效益、气候效益、经济效益多赢。

未来,北京市将以美丽北京建设为统领,深入推动重点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充分释放减污降碳潜力效益,鼓励多层次深入减污降碳创新实践,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北京力量。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1. 大力实施城市更新!2025年住房城乡建设工作...
  2. 中央明确将建设一批零碳工厂、零碳工业园区
  3. 新疆住建厅关于发布清洁能源供暖典型项目案...
  4. 全力推进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国家...
  5. 北京市高水平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实现环境...
  6. 工信部等三部门关于印发《制造业企业数字化...
  7. 广东省:落实设备更新政策,推进热泵机组等...
  8. 《广东省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解...
  9.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2024—2025...
  10. 我国最大“渔光互补”项目并网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