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3 22:01:35来源:决策杂志综合自央视新闻点击:1165 次
中央定调超大特大城市,“中国速度”如何再升级?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这将为22个超特大城市带来哪些新机遇?
我国22个超大特大城市
具体有哪些?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能解决什么问题?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对生活有什么影响?
超大特大城市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生活在其中的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那么,它们的总体规划获批后,对我们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的批复以及后续的实施,将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很多积极影响。
首先,规划更加关注城市安全底线,尤其在应对未来气候灾害方面,提高了预测监测设施的布局水平,将更有效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其次,随着交通布局的优化、城市生活圈的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城市品质会得到全面提升,百姓出行便捷性、生活宜居性会都显著增强。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副局长 谢海霞:统筹考虑老百姓们最关心的医疗、教育、文化、体育这些设施布局,通过城乡生活圈来健全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和便捷性。我们也希望通过解决交通协同产业布局,来解决一些职住不平衡的问题,解决大城市病。
这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还有个显著的亮点是:
超大特大城市正在从“单打独斗”,走向“区域协同”。比如深圳提出“一核多心网络化”格局,将12个功能中心与深汕合作区联动,武汉“一主四副”空间布局,推动光谷、车谷等副城承接主城功能疏解。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 杜宝东:这些调整将进一步激活城市发展的潜力和经济发展的动力,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包括就业机会增加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比如现在很多地方在做的消费中心城市,实际上通过规划布局一系列的消费场景,那么这些消费场景会带来一些新的机会,这些新的机会又衍生出新的就业。
此外,专家表示,本轮国土空间规划中关于国土空间监测评估预警信息平台的建设,将为推动智慧治理、精细治理奠定坚实的基础,特别是随着各地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应用场景的布局和建设,未来政府管理流程也会进一步优化,服务百姓生活的便利性会进一步增强。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规划什么?怎么规划?
这些超大特大城市的国土空间规划究竟规划什么?它又是如何进行编制的呢?
国土空间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和整治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的安排,旨在推动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最终实现地区的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和高效能治理。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副局长 谢海霞:国土空间规划为未来城市具体开发建设活动作出安排提供依据,它就是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城市未来发展的蓝图,而且这个蓝图在规划里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要推动蓝图在空间上落实。
谢海霞表示,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对空间的需求进行统筹平衡。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副局长 谢海霞:在这个逻辑下,我们就会先识别它的底线,最优质的耕地良田,永久基本农田在哪个区域,要保护下来,最重要的生态空间在哪,在规划里划定识别保护。还得识别未来经济发展人口集聚区域在哪,通过这一块的引导发展,使这个地区未来经济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超大特大城市国土空间规划
为何逐个批复?
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22个超大特大城市的国土空间规划都获得了国家批复通过,为什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一个个城市来批复进行?
据介绍,22个超大特大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底蕴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和格局特色。比如,武汉被定位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而苏州则被定位为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这种差异性,就要求每个城市的国土空间规划必须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设计,因地制宜地组织编制符合当地特色的规划方案,实现精准的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副局长 谢海霞:这些城市整体来说都是未来整个国家竞争力提升的一些重点的区域,但是每个城市它的差异我们也要在批复中明确出来,比如说有一些城市,比如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集聚区内,在对外开放上面,会承担一些更多的任务。像成都,是在成渝双城经济圈,要承担一些西部经济增长的效用。
此外,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逐个城市批复有助于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进行动态调整和监督。同时,各地也可以通过定期体检和评估机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及时优化调整规划内容。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副局长 谢海霞:从全国一盘棋来考虑,通过一个个的批复,能够针对这些地方的特点,将国家重大的战略考量和要求传导下去,而且是通过差别化精准化进行传导。
带来哪些新机遇?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所研究员 卢伟表示,一是超特大城市核心功能将不断强化,全球竞争力将稳步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的批复为各超特大城市确定了核心功能定位,未来10年,超大特大城市将立足国家所需、城市所长、发展实际,全面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国家赋予的使命任务,不断夯实自身核心功能,更好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
二是超特大城市集聚和辐射带动效应将更加凸显,以超特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和城市群培育建设提速。未来10年,超特大城市城市空间布局将持续优化,与周边城市和地区协同合作机制不断健全,部分功能将向外围城市有序疏解转移,核心和外围城市将形成高效畅连的设施链,构建错位互补、有序分工的产业链供应链,都市圈和城市群整体和综合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三是超特大城市开发边界全面划定,盲目扩张冲动得以控制。国土空间规划的批复更好地平衡了各超大特大城市发展与管控的关系,未来10年,超特大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将不断优化,大城市病将得以减轻和避免。各城市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引下将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绿色低碳设施布局,健全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服务质量,形成高标准、国际化、人本型的人居环境品质。
四是城市韧性短板加快补齐,安全防范能力将不断增强。未来10年,超特大城市的防灾应急能力稳步增强,平急两用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抵御外部冲击和内部突发事件的防风险水平进一步增强,助力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和人民安宁。
凡来源注明中国城市节能网的内容为中国城市节能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