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4 17:39:24来源:国家能源局点击:687 次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7846号建议的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清洁取暖政策支持改善冬季空气质量的建议收悉,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现答复如下:
国家能源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的重要指示精神,会同有关部门因地制宜、积极稳妥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作。截至2024年底,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83%,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您提出的有关建议,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我们高度关注、积极支持。
一、关于支持北方地区采取多种方式清洁取暖
合理的清洁取暖技术路线是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为做好统筹指导,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促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持续向好发展的意见》(发改能源〔2022〕1916号),坚持从实际出发,稳妥推进超低排放热电联产集中供暖和地热、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供暖,以及电力、工业余热、核能供暖等多种清洁取暖方式。2017年以来,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能源局积极组织开展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工作,累计将88个城市纳入清洁取暖支持范围,对于未纳入清洁取暖支持范围且改造条件成熟的地区,也可申报燃煤污染控制项目,符合条件的纳入大气污染防治资金项目储备库,由各省择优予以支持。
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北方地区各省份,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和群众收入水平,在群众有需求、企业有意愿、能源有保障的前提下,合理选择多样化清洁取暖技术路线。
二、关于进一步提升建筑保温水平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高度重视建筑节能工作,报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国办函〔2024〕20号),加大建筑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力度,要求纳入中央财政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政策支持范围的城市,结合各建筑气候区特点,选择合理措施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有序开展既有农房节能改造。指导地方组织实施建筑能效诊断,摸排储备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渠道支持建筑节能降碳改造和供热设施设备更新。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将积极吸纳有关意见建议,持续做好建筑节能改造相关工作,不断提升建筑保温水平。
三、关于培育清洁能源新业态新模式
我们积极推动清洁取暖技术进步和模式创新,鼓励支持安全高效、先进可靠的清洁取暖技术发展,为经营主体探索清洁取暖新业态、新模式创造宽松环境,调动各类经营主体参与清洁取暖投资、建设和运营的积极性,形成企业运营、用户使用、政府监管的服务模式。202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印发《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改环资〔2025〕313号),加强热泵在清洁取暖领域供热保障,培育热泵绿色低碳产业。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城镇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中部署了节能外窗、热工、热源等方面项目,推动关键技术研发和新技术推广应用。
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会同有关部门,鼓励地方不断探索清洁取暖新业态、新模式,积极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参与清洁取暖项目投资运营,推广清洁高效的技术路线,不断增强群众对清洁取暖的认可度。
感谢您对国家能源工作的关心和理解,希望今后能得到您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国家能源局
2025年6月27日
财政部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3257号(工交邮电类480号)提案答复的函财资环函〔2025)31号
葛建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改造支持力度的提案》收悉,经商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能源局,现答复如下:
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举措。2017年以来,财政部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出台相关政策措施,累计将88个城市纳入清洁取暖政策支持范围,安排资金支持项目实施。其中,甘肃省兰州市、金昌市、武威市、临夏州纳入支持范围,累计安排资金46亿元,支持探索天然气、电能、生物质能、光伏、热电联产等多种有效的清洁取暖模式。2022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生态环境部等印发《关于促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持续向好发展的意见》(发改能源(2022)1916号),推动逐步将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工作重心由大规模提高清洁取暖供暖比重为主,转到巩固存量和有序新增上,积极稳妥做好各项工作。除以城市为单元项目形式支持地方开展工作之外,“十四五”期间,通过大气污染防治资金以因素法形式切块分配给地方,如2025年安排甘肃省7.3亿元,该项资金由省级财政统筹安排符合条件的具体项目,省级财政通过此项资金安排其他城市清洁取暖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指导各地有序实施新增清洁取暖改造,进一步巩固现有清洁取暖成果,不断提高能源消费清洁化水平,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感谢您对财政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联系单位及电话:财政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司010-61965527
财政部
2025年8月14日
凡来源注明中国城市节能网的内容为中国城市节能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