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10月15日    星期三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分享  |  登录  注册
您的位置:中国城市节能网要闻快讯新闻资讯正文

山东绿电直连政策发布!民营企业炸锅!自备电厂、出口大厂先受益,电费、碳成本双降!1年狂省500万!1.5亿度电不浪费!

2025-10-15 15:04:44来源:山东节能协会点击:676 次

山东刚抛出的绿电新政,直接给企业用能打开了“绿色通道”!省发改委发布的《山东省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实施方案》,把“风电光伏不绕电网、直接送厂”从概念变成了实操指南。这波操作不仅能帮企业砍电费、降碳足迹,更要破解新能源“发得出、消不掉”的老大难,山东能源改革这次要动真格了!

01

一句话看懂:绿电直连到底是啥?

以前企业想用绿电,得走“电厂→电网→企业”的老路,就像买有机菜要先送超市再提货,不仅多交“过路费”(输电损耗5%-8%),还说不清自己用的是不是真绿电。

现在的绿电直连,相当于给企业开了“绿电专线”:风电、光伏电站通过专用线路直接给工厂供电,就像有机农场冷链直送家门,每一度电都能物理溯源,自带“绿色身份证”。而山东的方案更狠,直接划定了四大类能享受政策的企业,连怎么建、怎么算都写得明明白白。

02

四类企业先“上车”:政策红利精准砸向这些赛道

山东的管制清单不是“大水漫灌”,而是对着最需要绿电的企业精准“投喂”,四类企业直接拿到“入场券”。

1. 新建项目:新增负荷可“量身配”绿电

刚批下来还没接电网的新项目、报了装但电网没答复的企业,都算“新增负荷”,能直接配套建风电光伏。但有个关键要求:得有独立的房产证,能单独报装,不能和老厂区的用电混在一起。

比如某新建汽车零部件厂,只要划定独立区域,就能自己建光伏电站,用专线直供车间,不仅用电成本低,还能给产品贴“绿电制造”标签,比同行多拿订单。

2. 自备电厂企业:缴清费用就能“以绿换煤”

有燃煤自备电厂的工厂,以前烧煤又花钱又排碳,现在只要缴清政府性基金、交叉补贴等费用,拿到税务和电网的证明,就能压减煤电出力,用绿电替代。而且新能源年发电量不能超过前三年煤电的平均发电量,既控碳又稳供应。

以一家年发电1亿度的燃煤自备电厂为例,只要压减50%出力,就能配套建年发电量5000万度的光伏电站,一年能省煤钱几百万,碳排放直接砍半。

3. 出口企业:拿绿电当“通关绿卡”

做外贸的工厂最怕啥?欧盟CBAM(碳边境调节机制)查碳足迹,没绿电证明就得交碳税。山东直接给这类企业开绿灯:只要能拿出进出口证明、海外营收报表、客户降碳要求等材料,就能用周边绿电直连。

东营一家新能源电池出口企业,以前用网电没法证明“绿电属性”,产品出口欧洲要多交30%碳税。现在通过直连光伏电站,每度电都有溯源记录,不仅免了碳税,还成了海外客户的优选供应商。

4. “搁浅”新能源:终于能“找到婆家”

有些风电光伏项目因为电网消纳受限,建好了也没法并网发电,成了“搁浅资产”。现在只要电网重新设计接入方案,这些项目就能直接连到附近企业,不用再“躺平”浪费。

山东某县的100MW光伏电站,因电网容量不足一直没并网,如今通过直连周边的数据中心,每年能发1.5亿度电,既盘活了资产,又满足了数据中心的绿电需求。

03

建电站、算收益:这些规则企业必须吃透

想蹭上绿电红利,光符合条件还不够,建设模式、用能比例、钱怎么算,都得按规则来,不然可能踩坑。

1. 谁来建?民营企业能当“主角”

山东打破了以往的投资限制,除了电网企业,民营企业、发电公司、用电企业都能参与:可以是工厂自己建电站,也能和发电企业合资干,直连的专用线路由双方共同投资。而且电源和负荷原则上要在同一个县(市、区),跨区域得专门评估。

这对民营企业来说是重大利好:某民营化工企业联合光伏公司,在厂区旁建了50MW光伏电站,自己投资50%,不仅用电成本降低20%,多余的电还能卖钱。

2. 怎么用?三个比例必须达标

不是建了电站就能随便用,山东定了“硬杠杠”:

自发自用电量占电站总发电量的比例不低于60%(不能只建电站卖电);

绿电占企业总用电量的比例不低于30%,2030年前要升到35%;

多余的电上网比例不能超过20%。

而且新能源利用率得比全省公网的还高,确保绿电真的被“用掉”,而不是浪费。

3. 钱怎么算?余电能进市场“卖高价”

直连的绿电自己用不用交机制电价,但要按规定缴相关费用。用不完的余电不能随便卖,必须进电力市场交易,价格由市场说了算,大概率比上网标杆电价高。

比如某企业的光伏电站年发1000万度电,600万度自己用,省了600万×0.6元/度=360万元电费;200万度余电进市场,按0.7元/度成交,又赚140万元,一年光电费就省赚500万。

04

为啥现在推?山东的“能源算盘”打得精

这波绿电直连不是临时起意,而是山东解决能源痛点的“组合拳”,藏着两大深层逻辑。

1. 破解消纳难题:让新能源“发多少用多少”

山东是新能源大省,但风光发电“靠天吃饭”,电网消纳压力大,每年都有部分新能源因为送不出去而浪费。绿电直连让电源和负荷“点对点”匹配,就地消纳率能从40%提升到60%以上,相当于给新能源找了“固定买家”。

2024年山东新能源发电量超1800亿度,若直连模式推广,每年能多消纳近400亿度绿电,相当于少烧1200万吨煤。

2. 帮企业降本:电费、碳成本“双杀”

对企业来说,绿电直连是“省钱利器”:一方面省去电网输电的损耗和费用,电费能降10%-20%;另一方面,有了可溯源的绿电证明,出口产品能规避碳税,还能拿到绿色溢价。

对山东来说,这招能吸引低碳产业落地,比如新能源汽车、高端制造等看重绿电的企业,既能稳经济,又能完成“双碳”目标,一举两得。

05

企业怎么申报?三步走就能抢红利

想上车的企业不用愁,流程很简单,就三步:

1. 企业申报:负荷企业自己准备材料,比如房产证、清缴证明、出口合约等;

2. 市级初审:把材料交给市发改委,审核是否符合条件;

3. 省级评审:省发改委组织评审,通过后就能开工建设。

距离政策落地已经不远,现在准备材料刚好赶上第一波红利,尤其是自备电厂、出口企业,早申报早省钱。

06

绿电直连,山东能源改革的“破局棋”

这波绿电直连新政,本质上是山东给企业的“绿色红包”:对企业,是电费和碳成本的双重降低;对产业,是绿色制造的升级推力;对能源,是新能源消纳的破局之道。

以前企业用绿电是“求着买”,现在成了“上门送”;以前新能源是“愁着卖”,现在有了“定向销”。随着东营时代零碳产业园这样的项目落地,绿电直连很快会成山东企业的“标配”。

对企业来说,现在不是“要不要用绿电”,而是“能不能抢上直连名额”。毕竟在碳成本越来越高的今天,拿到绿电专线,就拿到了未来的竞争力。

《山东省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实施方案》(全文)http://www.ceccweb.org.cn/listshow.php?cid=68&id=3456

新闻排行榜 今日 本周 本月
  1. 中创分析|国家发改委《可再生能源消费最低...
  2.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就《电动汽车充电设...
  3.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印发《电动汽车充...
  4.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持续...
  5. 工业园区有了高质量发展路线图
  6. 山东绿电直连政策发布!民营企业炸锅!自备...
  7. 关于印发《山东省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实施...
  8. 四川经信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绿色制造名...
  9. 2275万元!北京71个标准化创新项目获补助
  10. 关于印发《北京市朝阳区减污降碳促进绿色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