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2 14:42:19来源:楼控科普公众号点击:678 次
医院作为对环境、安全、能耗和运营效率要求极高的特殊场所,近年来正成为楼宇自控系统(BAS)应用的核心场景。越来越多的三甲医院、新建院区甚至民营医疗机构都在积极部署或升级楼宇自控系统。
那么,医院为什么要用楼宇自控?它究竟能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效益?
医院用楼宇自控,主要为了什么?
简单来说,医院建设楼宇自控系统,核心目标是实现“更安全、更舒适、更节能、更高效” 的综合管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保障医疗环境稳定与患者安全
医院对温湿度、空气质量、洁净度有严格要求,尤其在手术室、ICU、药房、实验室等关键区域。
楼宇自控系统可24小时实时监测并自动调节空调、新风、排风系统,确保空气洁净度达标,防止交叉感染。
当CO₂浓度、PM2.5或VOC超标时,系统自动加大新风量,提升室内空气质量(IAQ),为患者提供健康呼吸环境。
价值:降低院内感染风险,提升治疗效果与患者满意度。
提升设备运行可靠性,预防事故
医院设备密集,如冷水机组、锅炉、水泵、电梯等,一旦故障可能影响诊疗流程。
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温度、压力、振动、电流等),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预警。
支持远程监控,管理人员可通过手机App随时查看设备状态,及时响应故障。
价值:变“被动维修”为“主动预防”,减少突发停机,保障医疗连续性。
实现精细化能源管理,大幅降本
医院是典型的“能耗大户”,全年不间断运行,空调、照明、热水系统占总能耗70%以上。
楼宇自控系统可根据门诊、住院、夜间等不同时段的使用需求,智能调节空调启停、照明开关、热水供应。
例如:夜间自动降低非值班区域温度,节假日关闭部分楼层空调。
价值:综合节能率可达20%-35%,年节省电费数十万至数百万元。
优化后勤管理,提升运营效率
传统医院后勤依赖人工巡检,效率低、易遗漏。
BAS系统实现对空调、给排水、配电、电梯等系统的集中监控,减少人力投入。
系统可生成各类运行报表(能耗、设备状态、报警记录),为管理层提供数据支持。
价值:降低运维成本30%以上,提升管理透明度与决策科学性。
助力绿色医院与智慧医院建设
国家大力推动“绿色医院”“智慧医院”评级,楼宇自控是重要评分项。
系统可对接能耗在线监测平台,自动生成碳排放报告,助力医院实现“双碳”目标。
与消防、安防、照明等系统联动,构建一体化智慧管理平台(IBMS)。
价值:提升医院品牌形象,增强政策合规性与社会影响力。
楼宇自控能给医院带来哪些具体效益?
效益维度 |
具体体现 |
经济效益 |
年节省电费20%-35% |
减少非计划停机损失 |
|
降低人工巡检与维护成本 |
|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
|
安全效益 |
实时预警设备故障,防患于未然 |
保障手术室、ICU等关键区域环境稳定 |
|
与消防系统联动,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
|
管理效益 |
实现“一张图”可视化管理 |
自动生成运行报表,提升管理效率 |
|
支持移动端远程监控 |
|
社会效益 |
提升患者舒适度与满意度 |
降低碳排放,践行绿色医疗 |
|
助力医院通过JCI、绿色建筑认证 |
对于医院而言,楼宇自控系统已不再是“可选项”,而是保障医疗质量、提升运营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
凡来源注明中国城市节能网的内容为中国城市节能网原创,转载需获授权。